close

人的身心是一體的,你怎麼想,身體就怎麼反應;你怎麼做,就怎麼去感受。因此,精進的人身體健康,工作效率好;勤奮上進的人,總有優越的表現。於是,大家都在提倡精進,但卻有人把它錯解為追求十全十美。

心理學家伯恩(David Burns)研究發現,一般勤奮工作的人,有百分之四十,是屬於追求完美的人。這些人所承受的壓力,要比別人大,而其成就卻沒有表現得更好。因為追求完美的人,生活常感到焦慮和沮喪。經常產生挫折感,從而降低了創造力和工作效率。 (柯廷霖�皐�)

強逼自己追求完美的人,很容易自責、沮喪和失去信心。他們不是爭取卓越的表現,而是強迫自己做到十全十美,以致其注意力,聚焦在缺失和失誤上,從而失去工作和生活的正面價值。另一方面,他們認為不完美就等於全盤失敗,於是體驗不到工作的成就感,以及生活的喜樂。

人若用十全十美來期許自己,就等於強迫自己達成不可能的目標。結果,會變得非常怕失敗,既得不到成就感,又帶來沮喪和無助的情緒。追求完美的人,很容易罹患憂鬱症和焦慮症,道理是很容易了解的。因為他無法感受到成就,覺得沒有價值,更不能從錯誤中汲取正面的教訓。因而他們只有沮喪和焦慮的反應。

苛求完美的人,不但有很強的罪惡感,而且會譴責自己,帶來更多不安和煩惱。這不但有礙自己的身心健康,更會產生情緒困擾,甚至影響人生的幸福。唐朝的雲門禪師,在參訪雪峰禪師時問道:「什麼是佛?」

雪峰聽罷大喝一聲說:「不要癡人說夢話。」

雲門當下領悟禮拜,並留下來向他學習,一住就是三年。

有一天雪峰問他:「你究竟達到什麼境界?」

雲門答說:「這境界與佛沒什麼兩樣。」

這境界究竟是什麼呢?你看他怎麼說,就能了然於心。他當住持時,有一次問徒眾說:「我不問你們十五月圓之前如何,只問十五月圓之後如何?」隨後他自己答道:「日日是好日。」

很明顯地,我們要努力精進,追求卓越,但卻不能執著於追求完美,才能過得自在,才有日日是好日的心境。

 
 



文章來源:人間福報
        作者:鄭石岩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ityfar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